五四运动距今已经一百零二年了,对于当代大多数青年来说,对于“五四”的认识可能大多停留在书本上写的关于“五四运动”的那段历史。“五四运动”实际上应该被称作“五四爱国运动”,该段历史书写的是爆发于1919年的一场关于青年人的爱国救亡运动。在该运动中,工人和学生成了当之无愧的先锋。中国无产阶级正式登上政治舞台,“五四爱国运动”也为我们送来了十月革命的春风,使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中国大地得到了广泛传播。从那时起,青年就成为了一个时代先进思想的代名词,引领的是一个时代的潮流。从此,“五四”就成为了国人心目中一种精神的象征,象征的是一座由鲜血和汗水铸成的精神丰碑,永远激励着青年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向前。 百年前,曾有这样一群青年人,他们用生命写下了最动人心魄的青春篇章。“此后如竟没有炬火,我便是唯一的光。”他们是旧中国最先觉醒的人。当时的人,如同被关在了一个铁屋子里,那屋子里没有光也没有窗户,只有一群熟睡的人,然而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在沉睡中不知不觉地被闷死。这时,有几个青年人醒了过来,他们在彷徨之中意识到了这将死的悲哀,于是他发出了呐喊,他们以青春的力量唤醒了这些沉睡的人,并一同冲破了这间铁屋,而在现实中,他们是旧中国的一批新青年,他们高举着新文化大旗,冲破了民族锁枷,唤醒了国人的意识。他们是那个旧社会里的点点火光,连成一片,照亮了黑暗,开天辟地。1919年5月4日,大批青年学生在导师们的领导下涌上街头,走在大街小巷里,高喊着“还我青岛”等口号,爱国的青年不忌惮北洋政府的打压,不畏惧警察手中的棍棒,不害怕监狱里的暗无天日,他们在监狱里呼喊着口号,势必要夺回青岛,严惩卖国贼,他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,青春之人类,青春之地球,青春之宇宙。“爱国,进步,民主,科学”的口号,在九十一年前被响亮的喊出来,陈旧的中国,在五四运动的思维影响下,融入了新鲜和希望。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,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,勇于探索、敢于创新、解放思想、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,理性精神、个性解放、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。而所有这些,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这个古老的民族。 历史是一个滚动的雪球,在滚动的时候会不断地增大,但是,这绝不是简单的递增,一百零二年几乎是一个世纪的时空跨度,当我们蓦然回首的时候,我们看到了世界的进步,国家的发展,那些年,有多少青年为了梦想中的那个新中国,一头扎进风雨,有多少个青春背影消失在黑夜里,换来了久违的晨曦,他们站在时代的浪尖上熠熠生辉,他们生于青春,死于青春,生于少年死于少年,他们那一双双清澈透亮的眼眸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,他们那决绝的背影散发着独特的,青春的魅力。五四运动,其主力是学生和青年,他们的爱国精神、为真理和正义而战的精神、不畏强暴和黑暗政治精神值得任何时代的青年和学生学习。供稿人:学生会(朱颖、李仝博)编辑:黄晶审核:王若旖